春节传统习俗大赏,你想要的年味都在这!
今天就是大年三十啦!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,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、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。
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的讲究你都明白吗?今天小编就在这个充满年味的日子里跟大家分享下关于春节的知识!
大年三十:除夕守岁
❖贴春联
春联,又叫“春贴”、“门对”、“对联”,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。
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的时候,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。
❖年夜饭
年夜饭,又称年晚饭、团年饭、团圆饭等,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。
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,不但丰富多彩,而且很讲究意头。席上一般有鸡(寓意有计)、鱼(寓年年有余)等以求吉利。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,这顿是年尾最丰盛、最重要的一顿晚餐。
❖守岁
守岁,又称照虚耗、点岁火、熬年、熬夜等。
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,守岁谓之“燃灯照岁”,即大年夜遍燃灯烛,据说如此照过之后,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。
守岁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,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。
❖放鞭炮
放鞭炮,是传统年俗之一,据说鞭炮起源于爆竹。这个习俗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。
如今,无论是过年过节,还是结婚嫁娶,进学升迁等等,只要为了表示喜庆,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。
❖压岁钱
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,压岁钱寓意“压岁祈福”,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。
大年初一:拜年贺岁
除夕前扫除干净屋子,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,不倒垃圾,备一大桶盛废水,当日不外泼。
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,打碎了得赶快说声“岁(碎)岁平安”或“落地开花,富贵荣华”。
还要跟长辈或者左邻右里拜年,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。早上人们开门后互相道贺“新年好!平安吉祥”。晚辈给长辈拜年,长辈给压岁钱,压住邪祟。
大年初二:回娘家
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,带的礼物要成双成对的。娘家不能全收下,待回夫家时,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。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,分给娘家的小孩。
大年初三:安睡迟起
传统习俗中,大年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,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,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。
老鼠大有“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,我让谁难受一整年”的味道,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,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。
大年初四:迎灶王爷
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,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,准备丰富的果品,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,以示恭迎。
还要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,打扫年货。室内掸尘,屋内扫地,垃圾堆到院中准备“扔穷”。
大年初五:迎财神
大年初五俗称破五,要“赶五穷”,包括“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”。
人们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扫卫生。鞭炮从里往外放,边放边往门外走。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。
大年初六:送穷
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,初六就要送走穷神。送穷神这一天,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,扫出来的垃圾,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。
大年初七:“人的生日”
亦称“人胜节”“人七日”等。传说女娲初创世,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。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。
正月十四:试花灯
在中国大部分地区,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。这天,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。
为了元宵节,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。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。在中国,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。
正月十五:元宵节
正月十五吃元宵,“元宵”作为食品,在中国也由来已久。宋代,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“浮元子”后称“元宵”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“元宝”。
春节是一个很古老的节日,虽然每年都过,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这些意义,所以,可以分享下给家里的孩子们看看~跟他们科普科普!
最后,鑫三扬在这里祝您新春愉快,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利。
市场对我们能提供的一流服务需求巨大,我们正期待着卓越人才的加入,与鑫三扬团队一同开拓,树立行业新标准,以专业定义卓越,共同创造美好未来。点击查看职位列表>>
全国销售热线:400-1512788
电话:0592-3968668
传真:0592-3771789
QQ:1187246310